
(一)盐瞇䭌,当地人称其为蝙蝠
菏泽的土话蕴丰富的传统文化,值得我们铭记。盐瞇䭌,是我们这里对蝙蝠的一种独特称呼。虽然各地的叫法可能不同,但大致的读音还是相似的。尽管有关盐瞇䭌的传说多种多样,但其中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是,盐瞇䭌是老鼠吃了盐变化而来的。这只是一个不科学的传说。实际上,蝙蝠是一种独立的物种,它不属于鸟类,而是一种能够飞行的哺乳动物。它的捕食行为并不依赖于视觉,而是依靠声波和回声定位。
在我们这里,有一句与盐瞇䭌相关的俏皮话:“小小乯跟着盐瞇䭌子飞,有你熬的眼,没你打的食”。这句话是一个生动的比喻,告诫人们不要盲目效仿他人,否则只会是一场空。如果只改变这句话的后半部分,意思就会有所不同,比如:“小小乯跟着盐瞇䭌子飞,干熬眼,打不住食。”前者是局外人的明智看法,后者则是当事人对自己的冷静辨析。许多方言都具有双重性,这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现象的独特观察能力。盐瞇䭌,菏泽土话中的一个独特词汇。
(二)锅底子,(捉)zhuo的含义
菏泽的土话蕴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值得我们铭记。锅底子,(捉)zhuo这个词在菏泽土话中有特殊的含义。《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早熟的谷物。实际上,它指的是由于食物过于附着在锅底的部分,这部分因为阻碍热源的均匀散发而熟得更快,产生焦糊现象。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个会意字,米代表饭食,焦代表糊状。当饭在锅里熬煮时,如果长时间不搅动,就会沉淀在锅底,形成锅底子。我们日常生活中常会说,“光跟你说话了,一会没搅锅锅底子了”,或者“锅里熬的玉米糁子别忘了搅搅,别成锅底子了”。这些都是菏泽土话中的方言字。
(三)老妈妈的裹脚——又长又臭
菏泽的土话反映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值得我们铭记。其中有一句方言俏皮话:“老妈妈的裹脚——又长又臭”。虽然现在年轻人可能无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但它描绘的是早已消失的现象。裹脚是女人包裹小脚的带子,既能防止小脚变形增大,又能当作袜子使用。在古代,以小脚为美的传统观念盛行,所谓“三寸金莲”就是这个意思。裹脚还有限制妇女乱跑的含义。原来的思想认为,妇女应该呆在家里恪守妇道,这也成为了妇女的丑恶现象。在这里,“裹脚”既是动词也是名词,人们习惯把裹脚布说成裹脚。这句话原本用来形容人说话办事啰嗦或东西多余的长,后来泛指文章没有重点、冗长不精炼。老妈妈的裹脚,是菏泽土话中的一个独特词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