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诀一:遇到没有人称的情况,加上“小明”就解决啦!
口诀二:词语重复会导致语病,去掉一个才能开心。例如:“即将”和“终于”、“忍不住”和“不禁”、“几乎”和“全部”、“很”和“十分”、“经常”和“有时”、“断定”和“大概”等,使用时要避免重复。
口诀三:搭配要得当,例如:“水平提高是搭档,价格提高和降低。财产要保护,内容要丰富,质量只能提高或降低。习惯要养成,树木要发芽,耐心对教导、发扬对传统,端正对态度。”
口诀四:在句子中,有时需要添加词语使句子更完整,特别是当使用“和”时,其后可能需要加词。“得”前后词语要调换位置。
口诀五:遇到“使”字,要去掉,以避免句子表达不流畅。
口诀六:一些词语在特定语境下需要替换,例如:“居然”变成“便果然”,“勾结”改为“团结”,“夸耀”转为“夸奖”,而“集中”可以换成“”。避免使用带有负面色彩的词汇,使句子更加积极正面。
1. 成分残缺:句子中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不完整。例如:“上课的时候,做小动作,被老师批评。”需要添加主语,使句子完整。
2. 用词不当:由于词义理解不清,导致用词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使用不当。例如:“我们一定要紧密勾结,互相帮助。”应将“勾结”改为“团结”。
3. 重复啰嗦、成分累赘:句子中使用的词语意思重复了,显得啰嗦。例如:“我忍不住不禁笑了起来。”应去掉“忍不住”或“不禁”。
4. 搭配不当:句子中的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造成病句。例如:“我们要热爱公共财产。”应改为“我们要保护公共财产”。
5. 词序颠倒:词语的顺序颠倒,导致句子的意思发生变化。例如:“我们要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学习上的毛病。”应将“并”字前后的词语进行调换。
6. 前后矛盾: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例如:“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了。”应改为“我估计他今天可能会不来”。
7. 指代不明:句子中的事物或人称交代不明确。例如:“李刚和小海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他。”应明确代词指代的人或物。
8. 概念不清:句子中词语的概念不清,属性不当。例如:“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应明确“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