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在某集团公司信息中心工作的我,见证了公司在2016年启动的“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信息化。随着“喜鹊喜报”门店“智能运营”平台的上线,基于智能硬件、客户端管理、门店标准化管理以及大数据分析,集团原有的网络系统和存储方案已无法满足新的需求。作为信息中心的主要技术,我针对现有条件和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对存储网络进行了详细的规划设计。
正文
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分散系统如若茶系统、雀巢ERP系统、客人预约排版系统等需要整合到“喜鹊喜报”平台上,以实现智能运营数据的分析和管理。由于原有系统分散,服务器数量众多,灵活性不高,资源浪费严重,存储效率低下,稳定性较差等问题凸显。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网络升级改造。
一、存储网络升级
二、数据智能存储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数据量的增长呈现性趋势。传统的服务器直连式存储存在诸多弊端,如服务器瓶颈、数据不可访问、资源浪费等。我们采用了SAN存储区域网络,实现了服务器与存储设备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并支持多种操作系统。SAN网络在速度、安全性、跨平台共享和无限扩容等方面都能很好地适应公司的信息化发展需求。本地数据存储采用FC-SAN,支持高速访问和数据平滑扩容。
三、数据异地灾备策略
对于大数据服务平台“喜鹊喜报”门店“智能运营”平台,用户众多,数据安全至关重要。为了实现数据的远程容灾,我们采用了IP-SAN存储方案进行异地灾备。基于IP网络技术成熟、管理维护简单、支持跨平台数据共享等优势,该方案实现了低成本、无缝连接的远程容灾。我们租用了电信GPON 300M作为异地灾备存储通道,并采用了IPsec隧道模式确保数据安全。
四、网络安全保障
鉴于异地灾备数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我们采用了IPsec加密技术,确保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防止数据被非法窃取和篡改。通过IKE协议对IP数据进行加密和摘要计算,保证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网络升级改造完成后,经过半年的运行测试,整体运行平稳,数据存取速度快,网络安全性高,异地灾备数据恢复正常。由于改造资金有限,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服务器资源浪费、机房线路繁杂等。在未来的网络升级改造中,我们将考虑引入服务器虚拟化、融合型以太网以及本地存储备份等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