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前后轮胎的磨损程度不同,为了保持平均的磨损,定期的前后轮胎对调是一项科学的做法。理想情况下,四个轮胎的磨损程度应该相当,然后同时进行更换。
在日常用车过程中,很多人并没有根据轮胎的磨损情况定期进行对调,这就导致了有的轮胎已经达到了更换标准,而其他轮胎仍可使用的情况。
那么,当需要更换两个轮胎时,应该选择放在前轮还是后轮呢?
一、对于前驱车型
理论上,前轮需要同时负责转向和驱动,工作量较大。新轮胎放在前轮可以减少起步时的打滑,有利于动力的传导,特别是在上坡路段,前轮的抓地力尤为重要。在转弯时,新胎也能有效防止“推头”现象。
尽管如此,主流轮胎厂家建议将新轮胎放在后轮。这是因为前驱车的发动机在前,通常“前重尾轻”,后轮的抓地力相对较弱。如果将旧胎继续放在后轮,可能会导致后轮抓地力进一步下降,增加在转弯时“甩尾”的风险。特别是在积水路段,“甩尾”的情况更容易发生。相对于“推头”,“甩尾”更容易导致车辆失控。从安全角度出发,轮胎厂家建议将新胎放在后轮。
二、对于后驱车型
后驱车型的动力由后轮提供,前轮只负责转向。后驱车型天生就容易“转向过度”,对驱动轮的抓地力要求较高。为了提高动力传导效率并降低失控风险,后驱车型也建议将新轮胎放在后轮使用。
三、四驱车型
四驱车型对轮胎的一致性要求较高。如果旧胎与新胎的花纹深度差异超过2mm,可能会导致分动箱或差速器出现故障。四驱车型在日常使用中更需要注意轮胎的对调调整,尽量保证在换胎时四个轮胎一起更换。
四、关于其他常见误区
1.有人认为新胎必须放在驱动轮上才能发挥动力。但实际上,旧胎在干燥路面上的抓地力与新胎的差异较小。在积水路段上,虽然后轮抓地力的差异较大,但“甩尾”更易导致车辆失控的风险更高。综合考虑安全性因素,新旧轮胎的选择和放置位置需要谨慎考虑。
2.有人认为新胎放在前轮可以缩短刹车距离。虽然汽车车轮承担的制动力较大,但在干燥路面上新旧胎的抓地力差异较小。在考虑刹车性能时,也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车辆整体状况和刹车系统的性能等。综合来看在只更换两个轮胎的情况下不论车辆的驱动形式如何都建议优先考虑将新胎放置在后轮以确保行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