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艺术,常常被误解为有钱人的专属游戏,因为古董文物的价值惊人,一块瓷器或玉件就可能价值一栋楼,这样的价格让普通百姓望而却步。
事实上,收藏艺术是一项极为贴近大众、普及而成本低廉的爱好。例如,故宫博物院的国宝级文物“清明上河图”,这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唯一传世佳作;再如博物馆内的“大禹治水”大型山子玉雕作品,这些在普通人眼中近乎遥不可及的珍品,尽管看似离我们日常生活很远,却不妨碍我们通过报纸、媒体和现场参观来欣赏这些传世佳作。我们也能借此了解玉器宝库中的大型玉雕作品,这些作品用料宏巨、运路遥远、费时长久、费用昂贵、雕琢精细,气势磅礴。这种消费方式其实让精神享受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换句话说,喜欢传统文化的普通人,可以通过不高的成本去欣赏和品鉴这些传世的精品。正如马未都所说:“每一件古董或文物都蕴丰富的历史社会信息”。作为交易物品,收藏品是一种买卖,但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无论古董在谁手中,它都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人手中。因为人的寿命有限,这些藏品无论如何辗转交易,最终都会保留其丰富的人文历史内容。这种传承的文化价值是每一位普通民众都能受益的。无论是谁持有这些珍贵的古董文物,它们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都会不断地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