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辅导员岗位近年来备受瞩目,报名录取比例不断刷新记录,甚至吸引了许多博士生的加入。社交媒体上关于辅导员工作压力巨大的抱怨声也不断增加,例如需要保持24小时手机开机、频繁加班等,这些打破了人们对这一职业轻松体面的固有印象。
高校辅导员岗位似乎陷入了一种困境,一方面人们渴望进入,已经在岗位的人却产生了离职的想法。面对这一难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他们不仅仅是学生的管理者,更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支持者。高校应该明确辅导员的职责范围,减少不必要的事务性工作,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辅导员自身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面对复杂的学生问题和多元化的教育需求,他们需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高校应该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辅导员自身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以更好地服务学生。
高校辅导员面临的职业困境需要高校辅导员自身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只有正视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让这座“围城”更加开放和包容,吸引更多的人愿意走进来、留下来并干得好。让我们携手合作,为高校辅导员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职业环境,让他们能够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