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蒿人”这个形象,主要来源于中国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轼(苏东坡)的词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是苏轼为悼念亡妻王弗而作,写于宋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
词中,苏轼在梦中重遇了已经去世多年的亡妻王弗。在梦中,王弗化身为一个“蓬蒿人”,即在荒野间生长的野草之人。她告诉苏轼,自己在阴间生活得很好,不缺衣食,只是缺少一些士大夫们用过的书籍。她让苏轼在她死后,如果能见到士大夫们,请代她向他们要一些书来。这个“蓬蒿人”的形象,实际上是苏轼对亡妻的深情追忆和悼念的象征。它既表现了王弗在阴间依然牵挂着人间的事情,也体现了苏轼对亡妻的深深思念和愧疚之情。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全词情感真挚,意境凄美,通过对梦中亡妻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苏轼对亡妻的无尽思念和哀悼之情,成为千古传诵的悼亡词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