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公司在最近的发布会上推出了一项革新性的技术:隔空充电技术,并率先在小米11手机上实现应用。那么,隔空充电到底是什么?它的工作原理是否像科幻电影一样神奇?是否存在辐射问题?是否会浪费电力或被邻居偷电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小米发布的隔空充电技术基于空间定位和能量无线传输原理,实现了在数米半径内,无需数据线即可为手机充电的便捷体验。据悉,其核心技术在于空间定位和隔空能量传输,利用内置的多相位干涉天线,实现对手机的毫秒级精准定位。
“隔空充电的技术,其实是通过波束成形将毫米波定向发射给手机,”小米介绍道,“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数米半径内,单设备5瓦的远距离充电。”这一技术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多设备可以同时充电,且不受异物遮挡的影响。这意味着用户无论将手机放在兜里还是手中,都能实现自动充电,彻底摆脱线材的束缚。
这项技术的发布也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网友对此新技术的关注度非常高,但更多的是关于辐射问题以及可能产生的电力浪费或被偷电的疑虑。对于辐射问题,通信行业的专家表示,隔空充电其实就是无线充电的升级,由于需要保证充电速度,加大功率的同时必然会产生辐射,但具体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和评估。至于电力浪费或被偷电的问题,专家表示由于存在穿透难度和距离损耗的问题,不太可能发生偷电现象。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普及,隔空充电的损耗问题也有望得到解决。
除了小米之外,三星、华为等国际知名企业也在研发类似的无线充电技术。而OPPO也曾发布过相关的“愚人节”视频微博,展示了未来可能的隔空充电场景。尽管是虚构的演示视频,但引发了不少消费者的期待和热议。专家指出隔空充电技术的应用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手机充电领域,还有可能扩展到电动汽车等领域。尽管技术还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有待解决,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隔空充电有望成为未来充电的主流方式之一。针对消费者的疑虑和关切的问题,小米方面回应称目前该技术仍处于预研阶段不便透露细节信息,“但可以肯定的是商用时肯定是安全的。”期待未来技术的成熟与普及能带给我们更多便捷与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