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回南天”频繁占据微博热搜,墙面冒汗、家具滴水,空气中弥漫着湿气的侵袭。与此关于南北方冷感对比的话题再次引发网友热议。究竟是南方的湿冷更冷,还是北方的干冷更胜一筹?
在南方,人们过冬时常常被湿冷的天气支配,感到恐惧;而在北方,人们则更害怕大风带来的干冷天气。虽然都是冷,但哪种更让人觉得难以忍受呢?接下来让我们结合天气大数据来解读,并请教专家,为您科学应对干冷和湿冷提供建议。
受访专家包括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中医科医师王兵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戴自祝。
关于北方风寒与南方湿冷的对比,除了气温之外,风力和相对湿度是影响感温度的两个重要气象条件。据天气网介绍,冬季南方相对湿度常常超过70%,而北方风力大多在2、3级左右。
根据气象台的体感温度公式计算,当南方相对湿度为70%时,体感温度会从5℃降至2.6℃,而在北方,只有当风力达到7级时,体感温度才会降至2.5℃。这意味着在同等气温条件下,南方的湿冷更容易让人感受到寒冷,而北方的寒风刺骨情况相对较少。
在实际冬季中,北方的气温比南方低得多。当气温差异超过5℃时,相对湿度对体感温度的影响就会减弱,此时低温成为决定体感温度的主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冷暖,“湿气”总是会影响人们的舒适度。空气湿度无论在冬天还是夏天都会起到反作用。湿度大不仅容易引起家中潮湿、跌倒,还可能导致细菌、霉菌滋生。以南方的回南天为例,这个季节容易让人感到疲乏、食欲不振、嗜睡等,甚至可能引起关节痛、肌肉痛复发,诱发皮炎、脚气等皮肤病以及哮喘、鼻炎等健康问题。
对于南北方冬季的取暖策略,需要根据各自的湿冷和风寒特点来对症。北方主要需要防燥补水,可以通过使用空气加湿器、在暖气片上放湿毛巾、养绿植等方式增加室内湿度。同时要注意防烫伤,使用电暖气和电热毯时要特别小心。南方则需要祛湿防雨,注意保持身体干燥温暖,外出防雨并及时更换湿衣服。
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冬季都要重视适量运动,通过运动排解压力、让身体各部位活动更顺畅。这就是关于同样是5℃,为什么南方比北方体感更冷的一些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