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如果我有,法律会制裁我,而不是……”这样的网络流行语在全网络范围内迅速传播,并在社会各行业中广泛流传。这股潮流也悄然进入了基层工作者的日常生活。从“如果我有,法律会制裁我,而不是迎检”,到“如果我有,法律会制裁我,而不是材料”,这些网络热词在基层工作者朋友圈中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表面上看,大家只是跟风玩梗、自我调侃,但背后实际上反映出了一些基层工作者在工作中所面临的真实压力和疲劳状态。对于这些基层工作者来说,套用网络热梗进行自嘲,其实是一种缓解工作压力的方式。
近年来,部分地区的工作任务依然繁重,工作压力巨大。就像之前网络上热传的《基层工作者日常负担图》所描绘的那样,基层工作者如同千手观音一般,需要应对各种任务,承受巨大的压力。一些单位中还存在“老实人吃亏”的现象。那些被认定为“老实人”的基层往往会被安排更多的工作,久而久之,“老实人”渐渐变成超负荷工作的代名词。他们不堪重负,最终选择用网络流行语自嘲。要真正帮助基层工作者摆脱这种困境,必须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
要解决工作任务繁重和“老实人吃亏”的问题,首先要从减轻基层负担入手。基层是治理体系的基础,而基层工作者则是这个基础中的核心力量。一直心系基层、关注基层工作者,并在全社会树立了为基层减负、为实干者撑腰的鲜明导向。减轻基层负担,就是要让基层工作者从形式、繁文缛节、文山会海等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真正为群众谋福利、解决实际问题。
除此之外,还应该完善分工制度,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基层单位应该明确分工任务,确保每个工作者都有相对平衡的工作量。还要加大对工作者的考核奖惩力度。对于表现优秀、工作认真负责的基层要给予激励和奖励;对于不服从工作安排或故意推脱工作的基层,应当严肃追究责任。这样可以激发基层的工作动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齐心协力的工作氛围。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帮助基层工作者摆脱网络热词自嘲的困境,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来源:自行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