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三月,首批大约二十名捷威动力前员工已陆续加入LG新能源位于南京的工厂,并主要从事研发岗位。据界面新闻了解,LG新能源还计划招募更多前捷威动力员工,第二批和第三批员工的引进计划虽已提上日程,但具体时间尚未确定。这三批团队总规模预计约为两百人,除了研发岗位,还将涵盖生产、销售等多元化职能。LG新能源对此消息保持沉默,未回应界面新闻的采访。
捷威动力成立于2009年,总部设在天津,其员工人数曾超过。目前该公司已暂停生产运营。奇瑞、长城汽车、合众新能源等汽车厂商曾是捷威动力的主要客户。复星国际持有捷威动力49.95%的股权。
LG新能源此次引进捷威动力团队的主要目的应是补强其在磷酸铁锂方形电池技术方面的短板。此前,该公司主要专注于三元软包电池技术路线。
锂电池市场可分为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两大类,而方形和软包则是其不同的封装形式。在近年来的技术发展中,磷酸铁锂方形电池在能量密度、快充及低温性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成为动力和储能电池市场的绝对主流。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在这一领域具有压倒性优势。
由于技术路线选择的问题,LG新能源的市场份额显著下降。去年,其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份额降至10.8%,排名第三,较2021年下滑近十个百分比。由LG新能源供应三元电池的储能电池项目频繁发生火灾,导致其在这一领域的竞争优势也逐渐丧失。
尽管LG新能源与捷威动力进行了多轮沟通,但合作在去年底陷入停滞。在此情况下,捷威动力与约两百名在职员工协商解约事宜。今年一月,双方就解约补偿等事宜达成一致,目前正在按计划实施,预计今年四月全部完成。
解约后,这些前捷威动力员工与LG新能源重启沟通。此次合作不再涉及捷威动力电池专利的转让,员工将以自由身份加入LG新能源。
为补强磷酸铁锂电池业务,LG新能源自2022年开始加强布局,并已取得显著进展。去年七月,该公司宣布获得首笔磷酸铁锂电池大单,将与雷诺集团的电动汽车子公司安培合作,从2025年末至年提供约39 GWh的磷酸铁锂电池。LG新能源还与龙蟠科技等公司展开合作,锁定生产磷酸铁锂电池的原材料,力图在磷酸铁锂电池技术方面迎头赶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