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H2O是离子键还是共价键

H2O是离子键还是共价键

大部分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特性,也就是温度越高,物质的密度会随之变小。但有一种特例,那就是水。水的独特之处在于,无论温度上升还是下降,它的体积都会有所增加,唯独在4℃的时候体积最小。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反常膨胀现象”。

除了单独的H2O分子,水中还存在由这些简单分子结合而成的较复杂的(H2O)n(n可以是2、3、4……)分子。这种简单分子结合形成较复杂分子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分子的缔合,相反的过程则称为离解。缔合是一个放热过程,而离解是吸热过程。当温度升高时,水的缔合程度会降低(n值减小),而当温度降低时,水的缔合程度则会增加(n值增大)。

当水温降至0℃并结冰时,所有的分子都会完全缔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在冰的结构中,每个氧原子与四个氢原子连接,形成四面体的形状。每个氢原子也与两个氧原子相连。由于氢键主要是静电吸引作用,其键能虽然比化学键的键能小得多,但与分子间作用力的数量级相近,因此通常被视为较强的有方向的分子间作用力。但氢键与一般的分子间作用力不同,它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这使得冰的结构相当不紧凑,内部有很多空隙。

当冰融化时,一些氢键被,四面体的结构也随之瓦解,水分子可以更加紧密地堆积在一起。冰在融化时体积会缩小。科学家们用X射线研究接近0℃的水结构时,发现液态水中存在微小的冰晶体,这些冰晶具有与普通冰相同的结晶学结构。推算显示,在接近0℃的水中大约有0.6%的冰晶体。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这些冰晶体逐渐融化,导致体积减小和密度的增大。

在4℃左右,水的密度变化受到两种效应的影响。一是温度升高导致液态水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增大,使水的密度减小;另一效应是随着温度的上升,水中的冰晶体逐渐融化,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减小,使密度增大。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千帕)下,当水温低于4℃时,后一种效应占主导;而水温高于4℃时,前一种效应更明显。水的密度在4℃时达到最大值。


H2O是离子键还是共价键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