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9讲:小说的情节与结构
【考情分析】
近年来,中考对于小说情节与结构的考察逐渐受到重视。考生需要了解小说的基本构成,包括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课标要求】
2022版课标对于记叙文阅读的考查,强调了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包括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并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考查重点】
1. 把握行文线索:这是理解小说情节与结构的关键,需要分析线索的类型和特点,如时间线、地点线、人物线等。
2. 情节梳理及概括:要求考生能够按照小说的逻辑结构,梳理出主要情节,并概括其大意。
3. 情节的作用:理解情节在小说中的作用,包括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等。
【知识建构】
一、情节的作用
1. 内容上的作用:包括渲染气氛、交代人物活动环境,刻画人物形象,揭示或表达主题等。
2. 结构上的作用:如统摄全篇、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更加曲折生动等。
二、把握行文线索的方法
1. 明确常见的线索类型,如时间线、地点线、人物线等。
2. 关注文章标题、开头和结尾,提取有效信息。
3. 抓取中心句,梳理每个段落的主要意思,连缀成整体情节。
三、答题技巧
1. 读懂标题和题目,明确考查方向和范围。
2. 梳理文章段落层次,理清主要事件。
3. 根据题意,确定答题范围,提取关键信息。
4. 规范总结答案,注意答题格式。
【例题剖析】
本题通过叙述父亲的豆腐坊的故事,考查了学生对小说情节与结构的理解。答案需要从内容结构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在内容方面,需要概括故事情节,分析父亲的性格特点;在结构方面,需要分析故事情节的作用,如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等。还需要注意表达效果,如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