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点火线圈作用及原理

点火线圈作用及原理

关于点火线圈的内部构造及工作过程

当前点火线圈的集成度相当高,存在三针脚与四针脚的不同类型,奔驰的271EVO、272、276、278等发动机都广泛采用了四针脚的点火线圈。

关于点火线圈的内部电路图解析:

图例说明:

1. 12V供电

2. 控制电路搭铁

3. 工作电路搭铁

4. 控制信号

以及电阻R1、R2、R3,电容C1、C2,电感L1、L2,二极管D1和火花塞R4等电器元件。

那么这些电器元件在图中的作用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关于工作过程的详解:

环境电路部分,针脚1为点火开关内的IC提供12V电源,此电源经过R2供应。任何可能存在的交流电或逆向电流的小部分会通过C2接地被过滤掉。

在工作电路中,从针脚4开始的控制信号,其电压经过R1流入点火线圈的IC芯片。同样,通过C1接地可以过滤掉R1电流中的交流电部分。接着,一个三极管开始导通,针脚1处的电压将形成初级线圈回路在L1上。在L2上会产生一个与L1相反的电流。但由于有D1的存在,L2不在常规回路中,因此不会产生反向电流。当针脚4的控制信号消失后,L2上会产生向下的电流,此电流通过D1形成回路,使L2上的电压加在R4(其实是一个电容器,其介质是混合气)的两个电极上。当电压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击穿R4(即电容器),产生电火花,点燃周围的混合气。

关于官方视频的说明:

(注:视频版权归厂方所有,此处引用仅作说明。)视频正在加载中…这个视频和电路图一样经典,非常值得一看。整个工作过程还需要我们在脑海中进行复现,特别是次级回路中的二极管D1尤为重要。如果没有它,可能会导致误点火。

作用

R1和R2主要起到分压和限流的作用。

R3在放电时保护L2,限制电流。

C1主要过滤控制电流中的交流电成分,允许交流而阻止直流。

C2则负责过滤供电中的交流电成分。

L1作为初级线圈产生初级电压,形成闭合回路产生电感。

L2产生次级电压。

D1的作用是防止在初级线圈接通时产生反向的次级电压。

R4(作为电容器的介质)在足够电压下被击穿,产生电弧以点燃混合气。


点火线圈作用及原理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