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为一个人颓废的最高境界?近日一则关于日本男子伸一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伸一因学业和职场受挫,在26岁时选择蛰居家中,依赖老人的退休金生活。当父母离世后,他的生活更加颓废,最终因营养不良而悲惨离世。
这一事件背后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啃老族。在,有高达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的现象,意味着许多成年人仍依赖父母的经济支持。在百度贴吧的“啃老族吧”和“家里蹲吧”,了大量不愿工作、只想依赖父母生活的年轻人。他们有着五花八门的啃老理由,如工作累、工资低、脾气不好等。甚至有些年轻人将不早起也作为啃老的理由。
这些年轻人的行为令人痛心。他们心安理得地拒绝成长,即使拥有手脚下的能力,也不愿承担生活的责任。他们虽然生理年龄已成年,但心理年龄却像婴儿般幼稚。他们总是一味向父母、社会索取,以自我为中心,毫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一旦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就像未断奶的婴儿一样。
心理咨询师闻莉老师指出,这些“巨婴”虽然拥有成年人的身体和年纪,但心智却停留在婴儿阶段。他们呈现“幼态持续”状,典型的巨婴心理特征包括共生心理、全能自恋和偏执。这些巨婴在没有独立能力的情况下,喜欢坐享其成、一味索取,最后成为白眼狼。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过度溺爱只会让孩子养成依赖的习惯,无法独立成长。这些巨婴不会对父母的付出产生感激,反而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为了摆脱巨婴心理,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建立界限。刚走入社会的人应该自己拿得定主意,不依赖他人;尊重、包容不同的看法和观点。积极接受心理治疗也是重要的途径。心理专家可以和患者及其父母一起进期的专业干预治疗,帮助他们面对现实、建立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以适应社会生活。
巨婴现象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家长、社会和个体共同努力来解决。只有培养个体的独立性、责任感和自我成长的能力,才能真正摆脱巨婴心理,实现个人的独立和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