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词的魅力,滋养心灵,唤醒万物情感
1.
赏析《赋得古原草送别》:
原野上的草,繁茂又荒凉,一岁之中,有枯萎也有繁荣。野火无法烧尽其生命力,春风轻轻吹过,草儿又生机勃勃。远方的芬芳侵入古老的道路,清晰的翠绿与荒芜的城池相接。送别友人,心中满是离别之情,草的形象与人的情感交融,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背景为唐德宗贞元三年,白居易年仅十六岁时的应试之作。
2.
细读《长恨歌》:
歌曲讲述汉皇对倾国之色的渴望,多年寻找而不得。杨家的女子初长成,养在深闺中鲜为人知。诗中描绘了在天堂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深情厚意,但爱情终难抵得过岁月的侵蚀。此恨长久延续,无尽无休。背景为白居易听闻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传说后,有感而发。
3.
解读《琵琶行》(节选):
在浔阳江头夜间的送客之刻,枫叶与荻花在秋风中瑟瑟作响。诗人与琵琶女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之人,相逢时无需过多介绍,已感情深重。背景为元和十一年秋天,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时所作。
4.
品味《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侧,湖面初平,云脚低垂。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泥,花儿渐开迷人眼,草色青青遮马蹄。此诗描绘西湖早春景色,语言清新自然,流露出诗人游湖时的喜悦心情。背景为白居易在杭州任职期间的长庆年间春天。
5.
感受《暮江吟》:
残阳映照江水,半江瑟瑟半江红。夜晚的江边景色如此美丽,而九月初三的夜晚更是如此迷人,露水如珍珠般晶莹,月亮如弓般弯曲。此诗描绘夕阳落照中的江水和新月初升的夜景,景色柔和且构思新颖。背景为白居易赴杭州刺史任途中的长庆二年。
6.
聆听《夜雪》:
感受到衾枕的冷意,再看到窗户明亮。深夜知道雪下得很大,不时听到折竹的声音。这首诗从触觉、视觉、听觉角度描述夜雪,以独特的视角展现雪夜的寒冷与静谧,反映了诗人的孤寂心境。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记录了白居易在某个冬日夜晚的真实感受。
古诗词,其韵味悠远,诵读之间,仿佛拥抱了岁月,温暖了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