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柚子作为一种金秋时令水果,一直以来都因其味美质佳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其个头大、味道清甜、口感清爽,柚子被誉为“水果罐头”,在市场上长期占据热销地位。其厚实的果皮也使其耐存储,能在常温下保存较长时间不失味,因此深受批发商和商家的喜爱。
柚子的价格却从曾经的火爆到现在的低迷,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在以往,柚子的行情十分红火,产地价格高达2-3元/斤,市场零售价格更是能够达到6-7元/斤。对于果农来说,柚子无疑是“致富果”,其高产量和优良的口感让一亩地赚上万元成为可能。现在的情况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的柚子市场已经失去了曾经的辉煌,价格一跌再跌。从原本的红火行情到如今的廉价果,柚子经历了什么?
原来,每年的中秋过后到11月前是柚子的集中上市期,此时柚子香甜可口,汁多味甜。然而伴随着柚子的丰收,市场销量却不尽如人意,产地价格更是一路下滑,从最初的2-3元跌至如今的3右。
除了产量较高外,集美产区还错过了销售黄金期,导致销售困难。平和琯溪蜜柚等其他产区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这些产区的柚子品质优良,口感极佳,但近年来种植规模逐年扩大,价格也持续走低。今年更是出现了价格“跳水”,部分果农已经陷入亏损。
那么,为什么柚子会出现价格跳水呢?除了产量增加外,品质下滑也是导致消费者购买欲望降低的重要原因。随着产量的逐年增加,柚子品质却逐渐下降,消费者抱怨口感不佳,如发苦、没有水分等。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品种老化,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产地环境、早采、管理不当等因素导致的。
出口量的增长也是导致柚子行情走低的因素之一。尽管柚子产量逐年增加,但出口量却不高。去年只有17万吨柚子出口国外,远不及总产量的零头。同时市场需求稳定而产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其行情自然难以提升。加上消费者对柚子品质的抱怨不断增多更是加剧了市场的低迷态势。在这个过程中果商和农民们也有许多不解和疑惑为什么曾经红火的柚子市场如今会走到如此境地呢?或许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