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tan

tan

一位用户声称,在23年5月开始使用防窥膜后,他的视力在短短两个月内从正常急剧下降到近视300度,并在一年内持续恶化至475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防窥膜真的会对视力造成损害吗?

要了解防窥膜的历史,得从1904年说起。当时,英国发明家哈罗德丹尼斯泰勒首创了一种通过在玻璃上涂抹特殊薄膜来削弱光线反射的技术。到了1935年,乌克兰物理学家奥列克山大斯马库拉进一步完善了这一技术,发明了基于干涉原理的抗反射涂层,这一技术甚至在二战时期的德国军方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普及,隐私保护问题变得越来越紧迫。在此背景下,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开始探索一种能让屏幕内容仅对正面使用者可见,而对侧面观察者呈现模糊的技术。答案就在于微百叶窗技术。

微百叶窗技术就像家里的百叶窗一样,通过调整角度控制光线。工程师们在薄膜中嵌入微小的垂直百叶窗结构,使光线只能沿特定方向传播。从正面看,屏幕清晰如常;从侧面看,却是一片模糊甚至全黑。这一技术由3M公司率先开发,并广泛应用于现代防窥膜产品。

尽管微百叶窗技术在隐私保护方面表现出色,但它对屏幕显示性能的改变可能会对用户视力产生影响。研究指出,防窥膜会降低屏幕亮度,用户不得不提高屏幕亮度以保持清晰度。提高亮度会增加蓝光的。蓝光是一种高能量短波光线,长时间于蓝光可能引发眼疲劳、干眼症,并干扰睡眠质量。低亮度和对比度的屏幕可能导致视觉疲劳,甚至加重眼睛调节负担。

除了蓝光问题,防窥膜还可能引起颜色失真和对比度下降。这种现象在低质量产品中尤为明显。颜色失真和对比度下降会降低视觉敏锐度,特别是在弱光或低对比度条件下,可能导致阅读困难加剧。

如果非要使用防窥膜,建议选择高质量的产品,如使用PET基材的防窥膜。还需注意手机使用习惯,每隔20分钟休息20秒,远眺以减轻眼部压力。

虽然防窥膜在保护隐私方面有效,但使用时应选择高质量产品并注意眼部健康。在使用时,还需要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以减轻眼部压力。(来源:科普微信公号改编)


tan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