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阳修、陶渊明、王安石和杨万里等文化巨匠都出自江西,这片土地在历史上曾以其强大的教育实力著称。回溯至明代,江西的书院数量曾接近三百所,位居全国各省之首。尽管有着辉煌的历史,当今的江西却仅拥有一所省属的211工程大学,这种强烈的反差引人注目。
由于经济相对滞后,江西的高等教育长期缺乏足够的支持。在近两年里,随着独立学院转型和普通本科“学院”升格为“大学”的趋势,江西的高等教育正在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今年十月,位于抚州的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将迎来重要的转型,将转设为公办本科院校并更名为赣东学院。同样位于赣州的赣南医学院也计划更名为赣南医科大学。这两所大学的变更已经公示完毕,正式进入申报程序。那么这两所大学各自具有哪些特色?它们的转型和更名又遵循了哪些规律呢?接下来我们还将关注哪些大学的变更呢?
一、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
虽然东华理工大学在江西省外的知名度相对较低,容易与上海的华东理工大学混淆,但这是一所有着深厚底蕴和悠久历史的大学。作为核工业第一所高校,它创办于1956年,并经历了多次搬迁,最终在2010年主校区迁至南昌。它的王牌专业包括测绘和涉核专业。目前,该大学在全国多数省份同时一本和二本学生。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成立于2002年,最初在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办学,后来迁至抚州。这所学院是公办民营的独立学院,依托东华理工大学办学,共享许多师资资源。学校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抚州市中心,交通便利,绿化良好,周围配套设施完善,虽然校内硬件设施一般,但仍然不失为一所发展势头良好的学府。关于赣东学院这个新名字,也有不同的看法。一些人认为,“赣东”即江西东部,代表抚州市,因此直接使用“抚州学院”更为贴切。你觉得哪个名字更好呢?
二、赣南医学院
赣南医学院坐落在江西南部赣州市。虽然其医学学科实力不如南昌大学,但它是江西省内唯一独立设置的本科医学院校。这所学校起源于1941年的江西省立赣县高级助产职业学校,直到1993年才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