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彝书院,再次解读经典系列——深度赏析古诗词《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作者介绍: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武康县)人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学问,直至46岁才中进士,仕途不得志,仅担任过县尉之类的小官,一生穷愁潦倒。他的五言古诗独具特色,语言力求奇僻,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说。
对于这首《游子吟》,我有着更深的理解和感受。传统的解读虽然精准,但或许在情感上还不够细腻。下面是我的解读:
这首诗描绘了孟郊青年时代的一个场景。他一次又一次地踏上求学的旅程,一次又一次地参加科举考试,却屡屡未能成功。在又一次准备远行拜师学习的前夜,他看到母亲正在为自己细心地缝制衣物。那手中细细密密的针线,仿佛凝聚了母亲所有的爱和期待。他内心深感愧疚和反思,想到自己不知何时才能学业有成,考取功名,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深深的责任感在这一刻涌上心头。
注释解析:
1. 游子:离家远行、在外求学的人。这里指的是孟郊自己。
2. 吟:诗歌的一种形式,是可以歌唱的诗词。
3. 密密:形容非常精致、漂亮。这里指母亲缝制的衣物十分细致。
4. 迟迟:形容时间长久。这里指游子离家时间长久,让母亲担忧归期。
5. 谁言:谁能理解、明了的意思。
6. 寸草心:比喻游子的孝心尚浅,如同初生的草芽。
7. 三春晖:春天的阳光是温暖而充沛的,这里用来比喻母亲的慈爱和养育之恩如同春天的阳光般无尽无边。
我的译文:
我亲爱的母亲正在为我缝制衣物,手中的线密密麻麻,心中满是深深的牵挂和期盼。她担心我再次远行后久久无法归来。我深知自己如同初生的草芽,孝心尚浅,无法报答母亲如春天阳光般无尽的养育之恩。深深的愧疚和责任感让我心中充满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