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开幕,网络餐饮服务及其带来的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网络外卖平台的食品安全问题一度备受诟病,但经过整顿和规范,目前安全问题已有所改善。另一个问题逐渐凸显出来,那就是营养健康。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网上订餐成为许多人的首选。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营养学会副理事长马冠生教授提醒公众,经常吃外卖容易出现就餐时间不规律、脂肪和盐摄入过量等问题。
观察发现,网络外卖食品的选材上存在着营养不够全面、均衡的问题。很多消费者在选择外卖时,更看重“便利”、“口味好”和“价格实惠”,而忽视了“营养搭配合理”。某些外卖平台发布的报告显示,订单量最多的十大外卖食品多为重口味菜肴,且蔬菜、水果等健康食品的选择较少。
范志红副教授也指出,外卖主食以精米白面为主,缺少全谷杂粮,这会导致血糖反应较高,膳食纤维太少,钾、钙、镁等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不足。而且为了追求口感,外卖食品常常重油重盐,很容易导致脂肪和盐摄入超标。
除了食材搭配和营养均衡问题,外卖食物在储存、制作和流通过程中也可能导致营养降低。多数外卖食品是大批制作,原料新鲜度下降,再加上配送时间较长,送到消费者手里时营养含量会进一步降低。烹调用油品种单调以及调味品质量不佳也会影响其营养价值。长期食用这种营养不均衡的外卖食品可能会引发超重、肥胖、血压升高、血脂异常等健康问题。
尽管有法规对网络餐饮服务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规范,但营养健康问题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消费者和餐饮企业都需要提高营养意识。餐饮企业需要担当起保障消费者健康的责任,提高在保障消费者营养健康方面的责任和能力。目前,我国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要求餐饮企业必须聘用营养师或规定餐饮食物必须达到某个营养质量,但餐饮企业应该注重营养均衡,合理搭配食材,以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