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的挑战,超乎想象的高山之路
当学生们走进三年级的课堂,仿佛跨越了一座巨大的山峰。对于小徐老师来说,真正教授三年级后才发现,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之路并非轻松之事。
开学仅一个半月的时间,老师们已经倾尽全力地讲解每一课的内容。他们不仅注重解题思路和技巧的引导,还鼓励孩子们积累优美的词句,掌握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课堂上老师讲解详尽,孩子们的学习笔记也记录得满满当当。当真正面对考试时,孩子们的错误率依然居高不下。每次试卷发下后,家长们辅导改错时都感到困惑:这些题目难度过高,连家长都不会,减负究竟在哪里?
三年级语文考的难度有了明显的提升,特别是在句子运用、课外阅读理解和作文方面。与此基础字词所占的分数比例从一二年级的60%降至30%。这意味着,如果孩子还像一二年级那样仅掌握生字词的书写,那么他们在考试中最多只能得到30多分。
其中,句子运用类题目的难度提升主要体现在仿写句子上。题目不仅要孩子们仿写句子的结构,还要他们理解并应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孩子们在面对这类题目时常常感到困惑。他们要么无法写出符合要求的句子,要么忽视了对季节的要求,将秋天的景物误写为春天的。
除此之外,阅读理解的难度也令孩子们感到压力山大。家长们遇到这样的题目也会感到一头雾水。特别是课外阅读部分,孩子们在解释词语、理解文章结构等方面出错率较高。
小徐老师时常思考,让三年级的孩子们做如此专业的阅读理解题,是否真的能够让他们理解语言的美,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样的考试方式是否真的有助于孩子们的语文学习?是否真的能达到我们学习语文的目的?对于如此设计考题的好处,我们不得而知。但这样的考试方式使得所谓的减负成为一句空话。我们不禁要问,难道这就是孩子们学习语文的终点吗?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和调整我们的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真正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轻松、有趣、有深度的学习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