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你走到成都市莲桂南路167号大院门前,常常会看到这样动人的场景:阳光洒落,门卫柯老先生在暖阳下悠然自得地拉着二胡。他手中的这把二胡,却是一把不同寻常的乐器。
这把二胡是由柯老先生亲手制作,使用的材料令人惊叹。琴筒是由半个椰子壳和易拉罐制作而成,巧妙地用松香和胶水粘合;琴皮则是一块铝皮,经过精心切割和制作;而琴杆则是通过他精湛的木工技艺,找到合适的木头磨制而成。
柯老先生坦言,他从未受过音乐训练,制作乐器的经验也几乎为零。起初,他只是用收集来的废弃物尝试制作二胡,只要能拉响,就算是小有成就。
成功制作第一把二胡后,柯老先生的创作热情愈发高涨。他不断尝试用各种废弃物制作乐器,将废弃的物资视为珍宝。就连白酒的包装盒也被他巧妙地融入二制作中,废品回收站里的废旧电子琴也重新焕发生机。
“那台电子琴我只花了几块钱买回来,稍微修复一下就能演奏了。”柯老先生笑着说。
拥有这些乐器的柯老先生并没有停下脚步。他找到一本简谱书,继续追寻年轻时未完成的音乐梦想。
虽然手中的二胡音准仍有待提高,但柯老先生每一次拉奏都充满喜悦和激情。
柯老先生已近七旬,在167号院担任门卫已有十年。平日里,由于工作原因,他的活动范围并不广,但他的爱好广泛,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和探索精神。
正因为柯老先生的乐观向上性格和对音乐的热爱,无论老少,都能与他聊上几句。他的故事在成都广为流传,使他被誉为“成都文艺门卫大爷”。
编辑:张华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