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无菌操作环境必须保持清洁宽敞,并在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清洁工作,如扫地和更换床单等,以减少尘埃飞扬,避免人群流动。
(二)在无菌操作前,工作人员需穿戴整洁,严格遵守无菌规范。帽子必须完全遮住头发,口罩要覆盖口鼻。推荐使用一次性口罩,纱布口罩则需用6-8层纱布缝制,尺寸为宽14cm,长16-18cm,带子长度30cm。纱布口罩通常每4至8小时更换一次,但如果因潮湿导致细菌容易穿透,应立即更换。需要刷洗双手,必要时修剪指甲。
(三)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存放,并有明确标识。无菌物品不应于空气中,而应存放在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无菌包外应标明物品名称和灭菌日期,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通常,无菌包的有效期为7天,过期或受潮的应重新进行灭菌处理。
(四)在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需明确划分无菌区和非无菌区。经过灭菌而未受污染的区域称为无菌区,例如已铺设的无菌盘内面、已消毒的术野和穿刺部位等。
(五)操作人员在执行无菌操作时,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并使用无菌持物钳。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且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避免在无菌区域内谈笑、咳嗽或打喷嚏。如果使用的物品疑似或被污染,应立即更换并重新灭菌。
(六)为了确保患者安全,一套无菌物品仅供一位病人使用,以预防交叉感染。近年来,一次性无菌用品的广泛应用为无菌操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些用品的使用不仅简化了流程,还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