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图左侧所展示的雕塑被誉为第一龙,它是由蚌壳精细拼砌而成。这件珍贵的文物于1987年在河南省濮阳县西水坡仰韶墓中被发掘,其历史可追溯至距今约6400年前。中间部分展示的是墓主人的遗骸,而右侧则是形态威猛的虎。
这条龙是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呈现鳄形的龙,它的龙头、龙身、龙尾以及龙爪等特征,包括眼睛、耳朵、角和舌头等细节,都与后世所见的龙形象相吻合。由于这条龙的发现,濮阳被誉为龙城。
整个古墓土了三组蚌壳雕塑,这些雕塑很可能讲述了一个连续的故事。其中,龙-人-虎的组合是其中之一。相对模糊的第二组雕塑(上图)可能描绘了龙、虎、鹿、蜘蛛等形象,而第三组(下图)则清晰地展现了一个人骑在龙背上的形象。
由于古代只有帝王才有乘龙的传统,因此许多专家推测这座古墓的主人可能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一。不论其身份如何,这个墓主人的身高相当高大,据估计约1米84。在那个时代,这样的身高无疑是非常突出的。
虽然这条龙被称为第一龙,但它并非最早发现的龙形象。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最早的龙形象(上图)是在辽河流域的兴隆洼文化遗址发现的。这个龙形象以野猪的头骨为头部,身体则由石块和陶片堆砌而成,呈现出蛇体的形态,距今已有8000年的历史。
猪首龙形象在大地上流传了很长时间。很多地区出土的玉石雕刻的龙都属于猪首龙,也被称为玉猪龙。而鱼龙、伏地走龙等形象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但与第一龙有诸多相似之处。关于龙是否真实存在的问题,经常在网络上引发讨论。一些人甚至声称自己见过龙。
实际上龙的形态并不是固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形象一直在变化。不同文化中的龙形象也存在细微的差异。那些声称见过龙的人,最好先了解龙的具体形态。从8000年前的猪首龙开始,大地的龙形象通常是由不同的动物组合而成的,并非特定的某种动物。就目前而言,龙只是古人对动物崇拜的具象化表现。尽管如此,龙能在华夏大地广泛传播,并让更多不同文化和地区的人都接受,确实是一件非常神奇和有趣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