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我们关注大中型茶叶厂商的情况。
大益茶业虽然今年的收购价目表尚未公布,但从历年的趋势来看,其收购价大致在15-50元每公斤的范围内波动。实际上,变化较大的是其收购量而非价格。近年来,产品数量的压缩以及市场趋势表明,其需求呈现递减的趋势。
这种情况反映了基础茶叶原料的需求正在萎缩。这一价格区间的茶叶主要用于制作熟茶和大益中低端生茶,对整体茶叶原料价格的影响有限。
对于主力茶叶厂商来说,由于去年原料价格虚高以及终端市场不畅,现金流面临严重压力。今年,多数品牌厂商持观望态度,不会轻易进行收购。
散户和藏家由于整体市场环境的低迷导致现金收入锐减,今年在采购茶叶时也会更加谨慎。由于他们的需求量相对较小,对总体价格的影响不大。
再来看茶山的情况,许多原料供应商已经开始急切地寻找买家。在芳村,许多品牌和茶商都受到了原料商主动推销的影响。
在茶山,真正的定价权并不完全掌握在茶农手中,而是由初制所和茶商之间的谈判妥协来决定。
以名山为例,某知名品牌对班章鲜叶的收购价虽然维持与去年不变,但实际上已经大幅下降。这是因为他们今年只收购春茶,而以前春夏秋的茶叶价格是相同的。我们知道,夏秋茶的价格通常是春茶的一半左右。该厂家的实际收购价格相比去年已经下降了大约32%。
今年春茶的采摘时间提前,但其品质需要在放量后通过市场来检验。班章茶作为名山茶的代表,其价格的整体平均下降32%,给其他名山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市场终端的不景气已经影响到了源头。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市场环境的持续低迷和茶叶行业的现金流紧缩,主要原料的价格下降幅度可能在30%到80%之间。这种趋势在今年只是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