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ℋ花体字26字母可复制

ℋ花体字26字母可复制

商周金文考释:“亚古簋”铭文详解

名称:亚古簋,又被称为作父己簋。

时代:殷墟四期文化产物。

出土:此器物于河南洛阳一带被发现。相关文献记录详实,可以在黄濬的《邺中片羽》三集上第26页,于省吾的《商周金文录遗》第147页找到其踪迹。《金文总集》、《殷周青铜器综览》、《商周金文资料通鉴》等书中也有相关记载。

尺寸与重量:此簋通高22.4厘米,通耳宽26厘米,口径为20.3厘米,重量为3.16千克,形制独特。

形制与纹饰:此簋为圆体设计,敞口处配有盖子,盖顶正中有一圆握,并有两个穿孔。握的两旁各有一系纽,与二穿孔在平行线上。簋身深直腹,底略圆。腹两侧各有一兽耳,圈足较矮且外撇。盖边、颈部及足上饰有夔纹组成的兽面纹,颈部正背两面各有一浮雕牺首,工艺精细。

收藏:此簋原为收藏,后归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铭文:器盖对铭,各有3行,每行15字。铭文内容大致为:“己亥日,商王在阑地赐钱贝给亚古族的某位贵族。这位贵族将受赐的钱财用于制作祭祀其父己的青铜礼器。此簋便是其中之一。”

关于铭文中的“亚古”:其中,“阑”是商周金文中的常见地名,具体可参见《商周金文考释:“宰柃角”铭文》及《金文编》,其中将其释读为“闌”。而“亚”为职官名,地位显赫,可能相当于诸侯一级。关于“古”则是族名,“亚古”是由职官名和族名组成的族徽铭文。更多关于“古族”的信息,可查阅《甲骨文金文所见:商周古“古”国》。整体来看,“亚古簋”铭文记录了商王对亚古族贵族的赏赐及其后续用途,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此簋作为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体现了当时的手工艺水平,也反映了当时的、祭祀及贵族制度,是研究商周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ℋ花体字26字母可复制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