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工业以来,人类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对野生动物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物种消失的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对于某些动物来说,城市却像是充满机遇的“新世界”,它们成功地适应了城市生活,甚至成为了城市的新居民。
貉子,这个在成语“一丘之貉”中提及的生物,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们属于犬科动物,是犬科家族中较为古老的一种,因此在外貌上与我们所熟悉的犬科动物有所不同。
在上海的某个小区——松江一小区,最近就有居民发现了貉子的身影。它们开始在花坛里打洞筑巢,充分利用城市的空间。这个小区的绿化率较高,更重要的是有爱心人士设置的喂食器,虽然初衷是为了给流浪猫喂食,但这也为貉子提供了便利。貉子出现在这个小区并不稀奇。
这一野生动物的兴旺与上海的环境有很大关系。至2020年底,上海的绿化程度已经达到了40%,大大小小的湿地、公园等吸引了周边的野生动物。但最根本的是,貉子拥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它们能够消化淀粉,而城市则充满了各类淀粉类的食物残渣。这使得貉子在一众野生动物中脱颖而出,成为适应城市的典型代表。
貉子们非常聪明,它们知道如何在城市中寻找食物,掘洞筑巢。除了捡食食物残渣和接受人的投喂外,它们还保留着捕食的本领。在城市中,老鼠成了它们的主要猎物。它们还会游泳,偶尔会跳进景观池中捕食观赏鱼。
城市生活对貉子来说还有另一个吸引点,那就是缺乏大型捕食者,使得貉子在城里几乎没有天敌。作为犬科捕食者,貉子的闯入打破了城市原有的生态平衡,它们成为了上海城市系统下的“兽王”。貉子们天生群居,性格狡猾,大多数流浪猫、小型流浪狗都不是它们的对手。一旦某块领地被貉子占据,流浪猫狗几乎无法夺回,甚至可能被貉子捕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