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贵州省高等教育的重要时刻,9月24日,贵州省本科高校管理工作总结会在六盘水师范学院顺利召开。此次会议标志着全省九个地州市的九所高校成功实现了从“省市共建”到“省管”的转型,成为贵州省首批划转的高校。这一转型意味着这些学校的事业发展将迈入全新的阶段。
自2023年11月以来,贵州省已完成了九所高校的划转工作。这些高校包括贵阳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凯里学院等多所知名学府。这一重大转变始于贵州省在2021年做出的战略部署——“做强贵州大学,做大省属高校,做特市州高校”。这次划转工作对于贵州省的高等教育布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这一有助于完善贵州省的高等教育布局。市州共建高校在以前可能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而将其纳入省管高校后,可以从全省的高校布局战略出发进行统筹推进和谋划。例如,贵阳学院拟更名为贵州数字科技大学、安顺学院拟更名为贵州文化旅游学院,这些更名和布局调整都是在全省战略框架下推进的。这有助于避免各校在命名上的局限性,为各校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划转省管后,高校的经费将得到更有力的保障。一些市州的财力有限,难以提供办一所高质量高等院校所需的充足经费。而划转为省管高校后,经费将按照省属高校经费管理相关规定执行,生均拨款将得到明确保障。这将大大提升学校的经费水平,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划转省管还将带来更多的资源和平台建设利益。省级拥有更大的话语权权和决策权,这使得这些高校有更多机会参与校际、校企、校政之间的合作。在这个平台建设上,省级将统筹分配资源,让各所高校都能享受到更多的利益。更大的自、更好的将激发创新的活力,在人才培养、生源吸引、人才引进等方面得到最大释放。
划转省管并不意味着市州不再支持学校发展。相反,各市州将继续支持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贵州省的高等教育在全国来说仍有待提升,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通过划转省管,坚持“做大省属高校、做特市州高校”的基本原则,贵州省有望如期建成教育强省,并在2035年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