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也被称为“腊八”。在,人们会在农历新年前的二十多天就开始进行准备工作。农历的十二月被称为腊月,因此这个月的初八就被称为腊八。这一天也被称作腊八节或者腊八粥节。今年的腊八节是在阳历的1月13日。
腊八这天,有三大传统习俗:祭祖、吃腊八粥和制作腊八蒜。
岁末之际,人们开始忙碌地准备祭祖仪式。“腊”这个词在中文中寓意着新旧交替的意思,也有“腊者同猎”的说法,人们会在这时以猎物祭祀神灵和祖先,祈求丰收和吉祥。腊月这个称呼与祭祖的习俗息息相关。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是春节的序幕,年味儿一天比一天浓。家家户户都会忙着准备过年,其中吃腊八粥是今天的重头戏。讲究的人家从前一天晚上就开始忙碌,洗米、泡果、剥皮、去核,从夜里微火慢煮一直要熬到腊八清晨。腊八粥以大米、小米、糯米、紫米等为主要原料,再加入黄豆、红豆、绿豆等各种豆类以及红枣、花生等果实。一碗之内,各种食材的完美结合,展现了无限的魅力。
喝腊八粥的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无论是还是寻常百姓,都会在这一天做一碗腊八粥,与家人享用或者馈赠亲朋。关于腊八粥的起源,有几个不同的传说:有的人认为它起源于佛教;有的人则认为红豆可以驱邪避恶;还有的人认为它是为了纪念一对贫穷的夫妇。但无论起源如何,吃腊八粥的习俗在历史上都非常盛行。
在清代,雍和宫的腊八盛典极为隆重。有一口巨大的铜锅专门用来熬制腊八粥。在北方,人们会泡制腊八蒜,将蒜瓣浸醋装入小坛中封严,除夕吃饺子时启封,蒜瓣如翡翠,醋融入蒜香。而在南方,人们则会晒制腊八豆腐,别有风味。
宋代诗人陆游曾在腊八这一天写下诗句:“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描述了冬日暖阳和甜粥香气所带来的愉悦。北齐诗人魏收也在这一天祭祀诸神时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期待和情感寄托。
此刻,也许你在家中看着各种食材在锅中咕嘟咕嘟地煮着,粥越来越稠,爱越来越浓。无论你身在何处,总会有人为你立黄昏,问你粥可温。过了腊八就是年,今年,记得早点回家。来源:日报双语新闻。(编辑:李雪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