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上九点,闺蜜突然打来视频通话,接通后,我看到她家的七岁孩子正发脾气,把作业本狠狠地摔在地上,大声喊着:“我就是不写!”闺蜜拿着手机的手都在颤抖,她无奈地说:“听听这孩子,现在居然敢跟我拍桌子了!”
这种情况,想必每个家长都可能遇到过。孩子撅着嘴说“我不要”,扯着嗓子喊“凭啥”,活脱脱像只炸毛的小公鸡。但是你知道吗?面对孩子的反抗,越是说“不许顶嘴”,他们反而会越加反抗;你吼得越凶,孩子越叛逆。
其实,有时候化解这场拉锯战只需要一句话。那么,如何妥善处理这种情况呢?
第一招:以理解代指责
比如邻居家的妞妞抱着滑梯柱子不放。妈妈急着回家做饭,原本要说“再不下来我走了”,可以换成理解孩子的角度:“滑梯太好玩了是不是?阿姨小时候也总想多玩会儿呢。”这样一说,孩子可能就会主动离开。
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他们的对抗情绪就会降低,变得更愿意与家长沟通。
第二招:命令变选择
对于初中生小宇写作业时的反抗,我们可以将命令句变为选择题:“你是想现在开始写数学,还是先背20分钟单词?”给孩子提供两个可选择的方案,这样既尊重了他们的意愿,又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第三招:幽默化对抗
当孩子撒满地乐高并顶撞时,我们可以用幽默的方式化解:“天呐!我儿子被乐高怪兽附体了!快看看眼睛有没有变蓝!”幽默感是解压阀,能瞬间释放紧张气氛。
第四招:温柔划底线
当孩子说出伤人话或行为过激时,我们要温柔地划清底线。比如:“我们可以讨论问题,但不能用伤害别人的方式。”然后离开现场,给孩子留下消化情绪的时间。在超市遇到孩子打滚要玩具的情况时,我们可以说:“宝贝想要的玩具真好看对不对?妈妈记下来,等过生日的时候送给你。”这样既划清了底线,又保留了孩子的面子。
孩子的反抗行为就像春天的冰面,硬碰硬只会两败俱伤。我们应该用理解、选择、幽默和温柔的方式来处理。试着用这些话术,你会发现那个张牙舞爪的小刺猬其实只是想被温柔地抱一抱。我们牧逸成长记致力于传递科学教育理念,助力家庭培养持续学习的习惯,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