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论古代科举考生还是现代高考学子,许多人都会去祭拜文昌帝君,以求考运亨通、金榜题名。这位被称作“考神”的神仙深受学子们的尊崇。
在越西第四届文昌文化旅游节上,知名学者蒙曼教授现身文昌帝君的诞生地——凉山州越西县,带来一场以文昌文化为主题的文化盛宴。虽然当天天空飘着细雨,但当地的学子们仍从四面八方赶来,聆听蒙曼教授分享文昌帝君的故事。
蒙曼教授表示,虽然这是她第一次来越西县,但很早以前就对这个地方有所了解。她回忆起中学时期学习诸葛亮《出师表》时,文中提到的“五月渡泸”,其中的泸指的就是江,而越西县就位于这片区域。由于好奇和好学,她曾专门查询越西的历史,了解到越西古称越嶲。
蒙曼教授还分享了自己与文昌帝君的渊源。她表示,在读书时期,就曾读过《阴骘文》,这是道家劝人向善的典籍,而文昌帝君就是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阴骘文》的刻印与传播与文昌帝君有着深厚的联系。
文昌帝君的历史与传说在蒙曼教授的讲述中逐渐展开。她介绍,文昌帝君张亚子诞生于越西的金马山下观音泉边的芦林沟,并在越西度过了童年时光。后来,为了避母仇,他举家迁到梓潼,并在七曲山劝善数十年,因此梓潼成了他的第二故乡。文昌帝君的品德得到人们的敬仰,成为梓潼神,受到历朝历代的帝王尊奉。从地方神到全国性的大神,文昌帝君与梓潼神的合而为一形成了丰富的文昌文化。
据了解,越西文昌大庙自晋代始建以来,历经风雨洗礼,于2012年恢复重建后成为学子们的朝圣地。每年高考、中,各地学子纷纷前来祭拜文昌帝君,祈求考试顺利。蒙曼教授认为,文昌帝君不仅掌管文运和科举,更代表了忠、孝、善、容的精神。虽然行为不值得过度提倡,但这种背后的精神依旧具有现实价值,值得传承和弘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