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端午的粽子遇见儿童的欢乐
粽香与童趣交织,共谱佳节欢歌!
担心大人吃粽发胖,孩子吃粽子需注意什么?不必着急,这份粽子食用攻略专为你们准备!
一、了解能量单位
我们所说的能量,国际上一般用焦耳(J)或卡(cal)来表示。那么,这两种能量单位如何换算呢?
1千卡(Kcal)=4.184千焦耳()
而1千焦耳()=239卡(cal)
知道了这个换算关系,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了解粽子的热量了。
二、计算粽子热量
预包装食品标签上会提供食品的营养信息。以蛋黄大肉粽为例,每100g产生的能量为937,转换成热卡的话就是大约224Kcal。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全天能量需求分别为2250Kcal和1800Kcal,吃一个150g的蛋黄大肉粽就摄入了约336Kcal的热量,所以吃的时候一定要适量。
三、比较营养价值
甜粽和咸粽哪个更好?这真的难以评判。咸蛋黄肉粽虽然美味,但其中的油脂和盐分较多,高血压病人需慎重选择;而甜粽虽然不含额外油脂,但其配料的含糖量也不可忽视。最重要的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口味和身体状况的粽子。
四、健康食粽原则
粽子是主食,吃了粽子就要减少米饭、馒头等主食的摄入,避免能量过剩。粽子应趁热吃,这样更易于消化。吃粽子时,可以搭配普洱茶、蔬菜和水果,帮助消化,减缓糯米对胃的刺激。但也要注意,不要与寒性瓜果一起食用。
对于糖尿病患者、老人、儿童、超重、肥胖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食用粽子时更需注意。糖尿病患者要遵循“三少一多”的原则;老人和儿童要适量食用,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合理选择;超重、肥胖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要限制粽子的种类和进食量,避免高脂肪和高热量的粽子。
食品抽检处提醒大家,享受美味粽子的也要关注健康,合理食用。让端午节与儿童节都充满欢乐与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