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想起自己的第一次献血经历,于佳欣仍然历历在目。她在十六岁时就了解到无偿献血这一公益行为,但当时的《献血法》规定只有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才能参与。于是,她决定等待年满十八周岁后再参与献血。两年后,她如愿以偿地完成了第一次无偿献血。她说:“那天是十月三十日,我独自前往献血中心。看到因为我的血能挽救他人的生命,我深感快乐,从那时起我就决定继续坚持无偿献血。”如今看来,她对那天的经历依然充满激情和喜悦。
在她的心中,无偿献血已成为一种坚持和使命。自那时起,一颗公益的热心在她心中生根发芽。除了生活重心放在家庭和孩子上的几年,于佳欣每年都会坚持无偿献血。至今为止,她已经在这条热血之路上坚持了十一年。对于她来说,无偿献血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也坚定了她践行公益事业的决心。
除了献血之外,于佳欣还是一个以务农和摆摊为生的人。她经营着一个点心和馄饨摊。她的点心摊位是为了,而她的馄饨摊位则是为了献爱心。于佳欣总是免费为八十岁以上的老人、环卫工人以及生活困难的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提供馄饨。这种善举赢得了人们的称赞,她也因此成为了当地的知名热心人士,许多人亲切地称她为“馄饨姐”。
于佳欣对生活充满乐观态度。谈及开设爱心馄饨摊的初衷时,她表示:“许多老人年纪大后做饭困难,我想为他们提供一顿热腾腾的饭菜。我的家人非常理解并支持我,我摆摊赚的钱大部分都用于购买食材心馄饨。即使市场淡季时,我的丈夫也会用自己的劳动所得来补贴这个摊位。能帮助他人让我感到快乐并满足。”这份热心的付出让老人感到温暖,也鼓励更多人关注和关心老年人。无论是那一碗充满爱心的馄饨还是那一次又一次的无偿献血行动都传递着社会的正能量和温暖关怀之情。她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