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冬季节是高发期,气候多变、温差较大,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在这个时期,中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念,结合广东的气候特点,推荐了几款食疗保健方来固护正气,帮助抵御外邪,预防侵袭。
以下介绍几款中食疗保健方:
一、预防食疗方:
1. 平和体质调养方:桑菊陈皮荷茶
适用于秋冬季节易感受风燥之邪的平和体质人群。主要功效为肺失宣降、上焦蕴热,缓解口鼻干燥、咽喉不适、咳嗽痰少、皮肤干燥、眼部干涩等症状。材料包括桑叶、菊花、陈皮和薄荷,热水冲泡或水煮饮用。
2. 阴虚体质调养方:三参润肺汤
适用于秋冬天气影响下易口干舌燥、眼睛干涩、心烦不眠的阴虚体质人群。主要材料有太子参、沙参、玄参和水鸭等,具有补气养阴、缓解咽干鼻燥、干咳无痰、便秘等功效。
3. 气虚体质调养方:五指毛桃红枣炖排骨
适用于平素体质偏虚、易出现疲倦乏力、气短、汗多等气虚症状的人群。主要材料有五指毛桃、玉竹、红枣和排骨等,具有健脾化湿、行气化痰等功效。
二、疾病期缓解症状食疗方:
1. 风寒感冒:陈皮普洱姜母茶
适用于感冒初期,出现身重乏力、鼻塞流涕等症状的人群。主要材料有新会陈皮、普洱茶和姜母茶,具有预防感冒、温经养血的功效。
2. 风热感冒:雪梨苹果罗汉果汤
适用于风热感冒咳嗽咯痰时的辅助食疗。主要材料有苹果、雪梨、罗汉果和生姜等,具有清肺化痰、生津止渴的功效。
还有针对风寒咳嗽的鲜姜萝卜杏仁饮以及针对阴虚燥咳的麦冬雪梨汤等食疗方案。
在服用这些食疗保健方时,需要注意适用人群和食材的禁忌,如体质或风热感冒者不宜食用某些方案。如果出现不适,请暂停服用并咨询医师。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本指引仅用于一般大众作为调理、预防或患病后的辅助使用,如有、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状,请及时就医诊疗。转自广东中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