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才少年张恒:迷你火箭的制造奇迹
在山东临沂,一个年仅14岁的初中生张恒以其对火箭的热爱和执着,展现出了惊人的创新能力。自学两年,他攻克了发动机设计、燃料配比等专业难题,利用家用工具和网上材料,成功造出了能出八道马赫环的迷你火箭。这种燃烧特效甚至超越了五代机歼-35的表现。
在一个由厨房改装的试验台上,堆满了五金零件。张恒利用三台二手3D打印机,精心制作出火箭的外壳。他所设计的固体燃料配方,燃烧温度高达1800,亮度相当于普通烟花的300倍。尽管去年实验失败导致阳台防护栏被烧毁,照片在邻居群中流传,但他并未气馁,继续坚持。
值得一提的是,航天科技集团的数据显示,民间航天爱好者数量已经达到23万人,其中00后占比超过40%。在去年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深圳的一支初中生团队利用废弃手机芯片改造的卫星信号接收器成功捕捉到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的数据。这些年轻人将B站教程视为学习资料,淘宝成为他们的实验室,成功闯入了尖端科技领域。
张恒的购物记录揭示了他成功背后的艰辛。他的压力传感器仅花费98元,304不锈钢管更是享受了12元的包邮价,而一颗钛合金螺丝仅需3毛钱。他的家庭并不富裕,父亲是一名货车司机,母亲在超市工作,全家月收入不足8000元。相比之下,许多年轻人买双鞋可能就要花费2000元,而他造火箭的总花费却远远低于这个数目。
航天四院已经派出导师团队进驻学校,对张恒的创新活动给予支持和指导。他正在测试第四枚火箭的矢量控制系统。他表示,他最想感谢的是B站上的航模UP主和那些凌晨三点还在回复技术问题的陌生人。这种全民接力的创新力量或许才是航天最宝贵的助推剂。
对于这位少年的成就,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无疑,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年轻人追求科技梦想,勇敢探索未知。在这个全民创新的时代,或许下一个奇迹就在我们身边。对于这一令人振奋的现象,我们充满期待并欢迎一起交流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