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肺结节在人们的体检报告上频频出现,引起了广泛关注。虽然大多数肺结节并不会发展成癌症,但是其存在仍然需要定期进行观察。
在第31个全国防治宣传周上,由健康促进会发起的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举办了一场专题访谈。访谈中,肺癌领域的专家就癌症预防、高危人群特征、筛查手段以及治疗等热点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于肺结节的复查问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部中心的薛建新为我们详细解答。他提到,发现肺结节并不意味着确诊肺癌。事实上,95%的肺结节是良性的,仅有5%可能存在恶变的风险。公众不必过度惊慌。
薛建议,应根据结节的类型和大小,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复查和处理。对于磨玻璃结节,5毫米以下的每半年复查一次,5毫米至1厘米的则需要三个月随访。混合结节的处理则更为细致,根据大小不同有不同的随访方案。对于实性结节,医生会结合其大小、边缘等综合因素给出建议。如果结节经过抗炎治疗后缩小,也可以排除恶性的可能。
薛还强调了肺癌预防的重要性。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关键,包括、减少高温烹饪油烟的、控制体重和适度运动等。特别是长期吸烟的人群,尤其是吸烟数量达到每年400支以上的40岁以上男性,是肺癌筛查的重点人群。他们应该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中心的董晓荣谈到了肺癌的其他重要问题。她指出,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职业和慢性肺部疾病等。近年来,女性患者比例上升可能与二手烟和厨房高温爆炒产生的PM2.5有关。
在治疗方面,董强调了肺癌病理分型的重要性。不同类型的肺癌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小细胞肺癌,虽然其恶性度高、易转移,但通过化疗联合PD-L1抑制剂的治疗,生存期可以显著延长。对于广泛期的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已成为一线治疗方案。
对于肺结节和肺癌的问题,我们需要保持警惕,但也不必过度惊慌。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治疗,我们有能力预防和治疗肺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