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年来,我国在“三北”工程中累计投入资金577,实施了369个项目。以项目建设为引导,建立了重点项目库,并实施了部门联合,形成了滚动推进机制。为了推进大规模的区域治理,我们采用了光伏治沙和机械治沙等方法。
在东部,科尔沁和浑善达克两大沙地的歼灭战正在加速推进,已经完成了超过1422万亩的建设任务。在中部,黄河“几字弯”的攻坚战聚焦于生态问题,如沙患和水患,累计完成了4776万亩的建设任务,有效减少了黄河泥沙。在西部,以沙漠外围的林草带为基础,筑牢了生态防线,腾格里沙漠边缘成功后退25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机械治沙的比例已经接近50%,科技治沙的效果日益显著。在内蒙古的治沙项目区,使用沙障播种一体机和灌木打孔机大大提高了效率。在鄂尔多斯,无人植树机器人和多技术集成的先进设备使植树效率大幅提升。使用无人机运送种子和树苗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宁夏采用新型治沙技术提高了植被的成活率和造林效率。
两年来,“三北”工程还注重数量和质量并重,开展绿化提质增效工作。在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工作人员正在种植混交林,以提高森林的质量和稳定性。一些地区通过防风治沙将生态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了生态和经济双赢。例如,辽宁彰武县在防风固沙的同时发展中材种植,创造了就业机会并增加了村民收入。这不仅改善了沙化土地的状况,而且实现了“绿富双赢”的目标。这一切都表明了我国在扩大绿色空间、保护和利用生态资源方面的决心和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