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弱不胜衣的成语解析
成语读音:ru b shng y
成语释义:这个成语中的胜指的是承受得起。它形容一个人身体非常瘦弱,甚至连衣服的重量都无法承受。
成语来源:这个成语出自《荀子非相》这篇古老的文献。在文章中,描述了叶公子高的身体非常瘦弱矮小,行走时似乎连衣服都无法支撑。
成语背后的故事丰富。荀子在《非相》中强调了人的内心与外貌无关,外貌的高矮、胖瘦、美丑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历史上有许多身材矮小或瘦弱的人,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比如帝尧、帝舜、周文王等虽然身材矮小,却拥有伟大的智慧和影响力。
公孙吕是卫灵公的大臣,虽然相貌奇特,但却因才干而名震天下。而孙叔敖虽然是期思地方的普通人,身材矮小、秃发少,却使楚国称霸诸侯。特别是叶公子高,虽然身体瘦弱矮小,行走时似乎连衣服都难以支撑,但在白公之乱中,他勇敢引兵入楚,诛杀白公,为楚定了局势。他的仁爱和功绩被后人铭记。
我们不应该仅仅根据人的高矮、壮弱、外形来评判他们的能力和价值。真正重要的是他们的志向和品质。外貌的美丑、高矮大小只是一时的表象,真正的内在价值才是值得我们关注和尊重的。
荀子,生于战国时代,是朴素唯物思想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名叫况,字子卿,出生在古荀国(现今山西新绛县城西一带)。他不仅是著名思想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