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方检验助手
类别:统计
语法:
chitest(实际观测值范围, 期望值范围)
参数说明:
实际观测值范围(actual_range):包含实际观察数据的区域,将对期望数据进行检验。
期望值范围(expected_range):包含行列汇总的乘积与总数之比的区域,即期望值的区域。
解释:
观察值和期望值一一对应,如果actual_range和expected_range的数据个数不匹配,将返回N/A错误。
在Excel 2007的帮助中,还有一些内容用中文表述可能不太容易理解,这里不再赘述。其中自由度的计算公式为df=(r-1)(c-1),如果是单行或单列时,括号内按1处理,不允许r=c=1。
用法:进行独立性检验值计算。
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卡方检验的原理是统计样本的实际观测值与理论推断值之间的偏离程度。实际观测值与理论推断值之间的差别越大,卡方值就越大;反之,二者越接近,卡方值就越小。当两者完全相等时,卡方值为0,表示理论值完全符合。
以下是使用chitest函数的步骤:
1. 打开chitest函数的帮助,将示例复制到一个新的空白工作表中。
2. 调整字体大小、行高和列宽。除A10单元格包含公式外,其他均为手动录入的文本。根据参数说明,可以使用公式计算期望数,即行列汇总的乘积与总数之比。
3. 在A6单元格输入公式“=sum($A$2:$B$2)sum(A$2:A$4)/sum($A$2:$B$4)”,然后使用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柄将公式填充到B8单元格,可以按照任何方向填充。由于提高了精度,A10的数值也会相应改变。
4. 实际数和期望数区域的行列汇总和总数都是相同的。总计sum($A$2:$B$4)=162表示总的意见数量。3行的合计sum($A2:$B2)分别代表同意、中立、不同意的总数,两者相除可以得出每种意见占总数的比率,作为期望概率。2列合计sum($A2:$B2)分别代表男性和女性的总人数,乘以期望概率可以得出男性和女性中同意、中立、不同意的期望人数,这些数值与实际数存在差异。
5. 使用卡方统计公式进行验证。在A11单元格填入“验证”,A12单元格输入公式“=(A2-A6)^2/A6”,并将其填充到B14单元格,计算每个实际值与对应期望值的数值。
6. 对A12:B14区域求和,得到卡方统计结果。
7. 计算自由度,使用特定的公式。
8. 计算卡方分布的单尾概率。
9. 结果显示只有万分之三的概率接受当前数据,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如果将女性人数设为男性人数的一半,男女意见相同,结果会更合理。
10. 在某些情况下,期望值已知,如掷骰子、抛、赌等。可以通过卡方检验判断骰子是否均匀或是否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