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双师型人才是什么意思

双师型人才是什么意思

近日公示,计划新设立32所高校,其中职业本科高校达23所,至此全国职业本科院校将增至83所。这一举措更加倾斜于中西部地区,占比超过60%(共计14所),覆盖了内蒙古、安徽、宁夏等多个省份,凸显了教育资源向产业转型地区的战略布局。

新设院校的专业设置紧密围绕制造业痛点和新兴产业,例如芜湖职业技术大学开设装备制造专业,紧跟高端制造趋势。而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则对接人工智能领域,致力于培养相关领域的技术技能人才。这些新设院校的目标是为了填补2025年制造业预计的3000万人才缺口,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为区域经济提供“量身定制”的技术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正逐步突破“学历天花板”的限制,职业本科与普通高校本科具有同等效力,但其培养模式独具特色:实践课程占比高达50%,毕业设计注重技术革新而非学术论文。尽管目前职业本科在高职教育中的占比仅为1.6%,距离2025年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但扩容已是必然趋势。

挑战与机遇并存。调研数据显示,超过60%的院校理论课程占比仍高于实践课程,72.2%的学校反映教材建设滞后。东西部职业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也尤为突出。东部地区的校企合作已经较为成熟,如深圳职大与腾讯共建学院,而中西部地区则面临师资与产业资源整合的双重压力。

对于这一职教扩容风暴,社会存在不同看法。支持者认为这有助于终结职业教育的,为中西部的学子提供就地升学的机会;而质疑者则担心“速成升本”可能会稀释教育质量,呼吁严格控制“高职加长版”的倾向。

针对当前职教发展的瓶颈,专家们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教材革新,开发动态技术知识教材,解决“课本落后产线十年”的问题;二是师资转型,打通企业工程师与教师之间的双向流动通道,填补“双师型”人才缺口;三是评估破界,将就业质量、专利转化等纳入考核标准,打破唯论文论的教育评价模式。

这场职教扩容风暴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问题,也考验着教育转型的精准落地能力。课堂与车间的紧密结合,将促使人才与产业真正实现同频共振,共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双师型人才是什么意思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