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炎夏日,凉菜是许多人餐桌上的常备佳肴。最近杭州一位名叫黄大伯(化名)的67岁老人却因一盘隔夜冷藏的凉拌黄瓜陷入了危机。
某晚,由于家中招待客人,一盘凉拌黄瓜剩余较多,便被顺手放入冰箱。第二天早晨,黄大伯在出门前习惯性地吃掉了这盘凉菜。不久后他便开始呕吐、腹泻,傍晚时分更是发起了高烧,随后出现眼前发黑、浑身发抖的症状。
黄大伯的伴侣立即拨打了急救电话。当急救车赶到家中时,黄大伯已经陷入了休克状态。经过检查,他的血压急剧下降,血液降钙素原异常升高,医生初步判断是由严重的细菌感染引发的脓毒血症和感染性休克。
夏季气温高,食物在室温下容易变质,因此冰箱的使用率也随之上升。即便是看似干净的冰箱,也可能隐藏着大量的细菌。如果不注意冰箱的卫生,就容易让细菌趁虚而入。
凉拌菜由于其制作过程中大多未经过高温处理,本身就容易滋生细菌。在炎热的夏季,气温升高更是加速了细菌的繁殖,容易引发细菌染。
专家提醒,夏季食用凉拌菜最好现做现吃。如果确实吃不完,也应在两小时内食用完毕,避免长时间放置在冰箱里,以降低食物被细菌污染的概率。
还有一些常见的细菌污染食物需要引起注意:
1. 特菌:常见于未经灭菌的牛奶、豆芽、冷藏的肉类熟食、烟熏海鲜类以及软奶酪等食物中。人感染后可能出现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脑膜炎、败血症等并发症。
2. 沙门氏菌:能在冰箱中存活3~4个月。食用未煮透的病、死牲畜肉或在屠宰后受污染的牲畜肉以及未熟透的鸡蛋可能导致沙门氏菌感染。感染后可能引发伤寒、副伤寒、食物中毒等疾病。
3. 志贺氏菌(又称痢疾杆菌):是肠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存在于沙拉、生的蔬菜、奶制品、禽类、水果等食物中。感染后可能出现、腹痛、水样便等症状。
4. 耶尔森菌:易污染乳类、肉类以及糕点等食物。感染后可能引发急性胃肠炎、阑尾炎等疾病。金葡萄球菌也能引起多种疾病,如肺炎、败血症等。中毒食品种类较多,包括奶、肉、蛋、鱼及其制品等。
关于食物的冰箱存储期限,不同类型的食物有不同的保存要求:冷藏的熟菜应密封保存并彻底加热后再食用;蔬菜应在短时间内食用完毕;巴氏消毒奶开封后几小时内应喝完;水产品、肉类在0℃保鲜区可存放2~3天;新鲜鸡蛋在冷藏室可存放约一周等。而冷冻类食物如淀粉类主食、干制食品等也有各自的存储要求。但无论如何,冰箱一定要定期清理和清洗,以减少细菌的滋生。我们应该关注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的重要性。(来源:健康广东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