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鲁山山行表达了什么情感

鲁山山行表达了什么情感

【读书者说:品读《莫砺锋讲宋诗课》的三重境界】

作者:沈章明(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阅读宋诗,不仅是学术研究的课题,更是广大读者的日常享受。如何阅读宋诗,如何理解其艺术特色与内涵,一直是困扰读者的难题。《莫砺锋讲宋诗课》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宋诗世界的窗口,不仅解答了上述问题,更展现了宋诗的魅力与学术研究的新境界。

一、普及读物的三重使命

《莫砺锋讲宋诗课》不仅是一本普及读物,更是一部具有多重使命的学术佳作。它深入浅出地引导读者走进宋诗的世界,成为一本实用的阅读指南。它展示了宋诗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成为一本研究指南。通过讲解莫砺锋教授自身的学术成长经历,它也成为了一本学者成长指南。

二、新体例的开创与引领

本书的最大特色在于其新颖的体例。不同于传统的学术普及类图书,它避免了专业术语的刻意使用,更直接地选录专题论文,为读者呈现全新的阅读体验。莫砺锋教授积极探索学术普及读物的新写法,从《漫话东坡》到《莫砺锋讲宋诗课》,不仅主动求新求变,更开创了全新的书写体例。他首先介绍“阅读背景”,然后作“名篇细读”与“名篇浅释”,最后提出“问题与思考”,这种紧密关联的结构方式,既方便读者把握阅读重心,也易于调整阅读节奏。

三、以小见大,揭示宋诗风貌

莫砺锋教授在揭示宋诗风貌时,以小见大,在文学史脉络中揭示唐宋诗歌的不同风貌。他重视研究前提和背景,通过具体作品的分析,深入浅出地分析具体作家和作品在文学史上的贡献与地位。他通过列举唐诗以及类似唐诗的作品为参照,帮助读者分辨宋诗的特色。这种处理方式既明示了鉴赏诗歌的方法与标准,也昭示了做研究需要有清晰的参照标准。

四、恪守师训,努力普及宋诗

作为普及读物和研究指南的《莫砺锋讲宋诗课》,还展示了莫砺锋教授的学术渊源。他谦称自己是“半路出家”的古典文学研究者,但其取得的成就却与导师程千帆教授的倾心指导密不可分。他恪守师训,从具体作品入手,披文入情,总结规律。他的文风平易,与程先生的主张一致,始终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将经典名篇引入千家万户。

五、结语:品读经典,感悟人生

《莫砺锋讲宋诗课》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与体会的佳作。无论是对于学术研究还是对于广大读者来说,它都是一部具有指导意义的著作。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宋诗的魅力,感受莫砺锋教授的学术精神,同时也能够受到启发,更好地推进自己的学术研究与阅读体验。


鲁山山行表达了什么情感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