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浪淘沙其七》原文与翻译,带你领略这首词的意境与韵味,感受古人的情感与智慧。

《浪淘沙其七》是毛泽东在1950年创作的一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这首词的原文与翻译如下:

原文: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下东流去,浪涛声声连四海。

翻译:

The meandering Yellow River carries endless sand,

Whipped by wind and waves from the farthest land.

Now it flows straight eastward,

With the roar of waves reaching across the sea.

这首词的意境与韵味体现在对黄河的描绘上。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坚韧和力量。词中“九曲黄河万里沙”描绘了黄河蜿蜒曲折,带着无尽的沙尘,展现了大自然的磅礴气势。而“浪淘风簸自天涯”则表达了黄河波涛汹涌,风浪翻滚,仿佛从天边而来,给人一种壮阔的感觉。

词的下阕“如今直下东流去,浪涛声声连四海”则表达了黄河如今向东流去,波涛声声传遍四海,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奋进。这种向东流去的景象,也寓意着革命胜利后,中国人民正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前进。

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毛泽东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他通过对黄河的描绘,表达了对中华民族的深情厚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词不仅展现了毛泽东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