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来临,许多游客计划前往高原进行旅游。对于准备前往高原的人们来说,不论身体健康状况如何,高原反应都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那么,哪些人不宜前往高原呢?如果去高原后出现高原反应,我们需要注意什么?以下是对相关问题的详细解答。
一、什么是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是指在进入高海拔地区后,由于缺氧、低气压、寒冷等环境因素变化,导致身体出现的一系列不适反应。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能够吸入的氧气量减少,当身体无法适应这种缺氧状态时,就会出现高原反应。海拔越高,症状就越明显。大多数人需要1-3天的时间来适应,但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
二、高原反应的症状有哪些?
轻度高原反应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乏力、恶心、食欲减退、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中度高原反应则会出现持续头痛、呕吐、腹泻、睡眠障碍、胸闷气短、意识模糊等症状。重度高原反应可能表现为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症状包括咳嗽、带粉红色泡沫痰、极度呼吸困难以及意识模糊、步态不稳、昏迷等。
三、哪些人容易高原反应?
以下几类人群更容易出现高原反应:
平时耗氧量大的人,如健身爱好者、运动员等;
心肺功能较弱的人,如患有哮喘、高血压等疾病的人;
初次进入高原的人,身体尚未适应;
感冒或疲劳状态下的人,其免疫力下降。
对于严重低氧血症高风险的人群,如患有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病、先天性心、肺动脉高压者,不建议前往高原地区。孕妇、8岁以下儿童、60岁以上老人以及感冒或呼吸道感染者也不建议前往高原地区。
四、如何预防高原反应?
1. 缓慢“爬升”:逐步上升海拔,有助于身体逐渐适应低氧环境,降低高原反应的发生率。
2. 低海拔地区过夜:在高原旅行期间,晚上尽量在相对低海拔的地区过夜,以减轻夜间的缺氧症状。
3. 摄入碳水:保证摄入充足的碳水化合物,避免剧烈的体力活动,并间断吸入低流量氧气,保持平静放松的心情。
五、出现高原反应怎么办?
如果在高海拔地区出现高原反应,首先要告诉同行者,并停止体力活动,不要继续前往海拔更高的地区。轻微的高原反应通常在症状出现后的24至48小时内会好转。在此期间,可以吸氧以缓解症状。如果症状以头痛为主,可以服用止痛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来缓解症状。如果是以睡眠障碍为主,可以考虑临时服用。如果症状恶化或两天内无任何改善,应尽快前往海拔较低的地区,一次至少下降300至500米。如果病情紧急或症状严重,建议尽快前往当地正规医院就诊。医生提醒:高原反应不可大意,及时吸氧后症状未明显缓解,且身体还有基础疾病,需尽快降低海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