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春天的脚步日渐临近,线上教学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一个多月。如何提升线上教学的效果呢?结合我的实践经验,来分享一些个人的想法和做法。
一、精心设计学习单是前提
设计学习单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特点,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指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针对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美食》这一课,我设计的学习单如下:
第一天任务:
1. 朗读课文中的美食名称,要求读得准确、响亮,并录制最满意的一次朗读,分享到班级阅读群。
2. 认读特定词语,准确读出词语的读音和声调。
3. 查找本课的多音字“炸”,写出其两个读音并组词。
4. 观察一类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书写,选择最漂亮的一张发送至班级QQ群。
第二天任务:
1. 找出菜名和主食名中的烹饪方法,准确读出这些烹饪方法的名称,并向父母请教这些烹饪方法的区别。
2. 使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特定字,并发现“火”和“灬”与什么有关。
3. 了解家乡的美食,与家长比赛看谁说的美食多。还可以与家长合作制作一份以“家乡的美食”为主题的小报,并分享至班级群。
二、在线指导是核心
学习单的使用应与优质微课或老师的精要点拨相结合,这是突破难点的关键。我探索出的课堂流程是:学生自主学习15分钟→观看优质微课5-10分钟→语音交流答疑10分钟→拓展阅读5分钟。
课堂上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尽量少使用电子产品。对于能够自学解决的问题,尽量不依赖资料。在语音交流答疑环节,我会针对难点进行详细的解释和点拨。例如,在《美食》一课中,对于烹饪方法的区别是一个难点。我会让孩子们互相补充,然后详细解释“炒”与“爆”、“炖”与“煮”的不同,并引导他们发现火字旁和四点底与火的关联。
三、作业辅导是保障
线上教学更要注重课后的作业辅导。作业不仅要巩固基础知识,还要与生活相结合,设计有趣的实践类作业。我布置的基础类作业包括背诵和朗读语音、练写生字等。实践类作业则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趣的活动,如制作思维导图、查找了解少数的节日、唱歌、查找有趣的汉字等。这样的作业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关爱特殊学生是责任
我们班有位同学因为网络不便无法参与网课学习,我始终保持与她联系,关心她的学习情况,并鼓励她通过其他方式学习。我将继续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关注每一个学生,让爱在屏幕之间流动。
线上教学是一个新的挑战和机会。我会继续探索适合学生的学习途径和方式,与孩子们一起享受学习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