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人觉得修复电路板十分困难,也有人称自己能够看懂电路图,但当面对电路板时却感到困惑。
实际上,不论是什么电器的电路板维修,都可以从以下两个主要方面入手:
第一,根据电器的功能及其出现的故障现象,找出主要元器件。
第二,测量关键点的电压。
让我们通过实例来详细解释这一过程。
实例一:
一款养生壶,通电后无法加热,并发出“嘀嘀”的警报声,指示灯也在闪烁。
打开机壳后,观察到这款小家电采用的是阻容降压方式。从电路板上可以看出,故障现象可能是由于供电不足引起的。
其主要的元件是一个1uF的降压电容,故障的原因很可能是这个电容的容量下降。
在通电状态下,我们测量阻容降压后的整流输出电压,测试点位于输出滤波电解电容的正极,此时所测电压值偏低且不稳定。
维修时只需更换这个电容即可。
实例二:
一台液晶电视有声音但无图像,屏幕黑屏。
开机后,用强光手电筒照射屏幕,能看到图像,这说明问题出在背光上。
关闭电视,拆开机壳,根据背光不亮的故障现象,主要检查以下元器件:
①灯条
②背光续流管(升压二极管)
③背光滤波电容
④背光开关管
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维修原则,首先观察背光滤波电容是否有鼓包、漏液等现象。
然后检查续流管是否有开裂,基板是否有发黑痕迹。
如果这些都正常,接下来使用万用表二极管档检测续流管和背光场效应开关管是否出现击穿或短路。
测量关键点的电压:使用万用表直流档+200V测灯条电压(即背光输出电压)。如果开机瞬间,升压正常后又回落,那么问题就出在灯条上,更换灯条即可。
实例三:
加湿机无法通电。
拆下电路板后,根据故障现象分析,问题出在开关电源部分。
首先用观察法检查主要元器件,如滤波电容是否鼓包、保险是否烧断等。然后,使用万用表二极管档在路检测主要元器件的好坏,例如整流管是否击穿,电源芯片是否对地击穿等。
更换损坏的元器件后,再次测量关键点电压:
①+300V电压是否正常
②电源芯片工作电压是否正常
③电源次级输出电压是否正常
根据这三个关键点电压的值进行分别分析和检修。如果+300V电压不正常,检查输入整流滤波电路;如果电源芯片供电脚无工作电压,检查其启动电路或供电回路;如果输出电压不正常,则检查输出整流滤波电路以及取样稳压反馈电路,包括光耦是否损坏等。只要掌握了抓住主要元器件和测量关键点电压这两个技巧,电路板维修就不再是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