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9月1日起,为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压力,双减正式实施。这项要求减轻学生的作业量和时长。面对这一新,许多家长不禁担心,作业量减少了是否会影响孩子的学业成绩。现在,这个问题终于有了官方的解答。
最近,市教委发布了一项重要消息,他们已制定了小学语文等8个学科段的“高质量校本作业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试行)”。这个《指南》的,是在“压总量、控时间”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高质量、体系化、校本化”,以确保学生的作业更具针对性和适切性。这也是上海为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而采取的重要举措。
这个《指南》主要聚焦于“高质量”、“体系化”和“校本化”的作业设计。一直以来,上海对作业管理高度重视,不断取得积极成效。从2019年开始,上海就提出了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相关措施。到了2021年,上海更是严格贯彻落实有关“双减”的工作要求,注重规范管理,并压减作业总量。而这次发布的《指南》,则是对作业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蓬莱路第二小学为例,该校主要布置作业的学科包括语文、数学和英语。该校的分学副校长单方表示,学校会认真学习《指南》,努力让作业变得更好更优,同时给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提供系统的思考和规划。
在此之前,为了落实双减,蓬莱路第二小学已经对学生作业量进行了统筹管理。制度推出后,学校采用了作业备案制度和公示制度。单方认为,仅仅控制学生作业量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作业的质量。如果作业设计得当,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针对性更强的作业,达到巩固学业、提升学科素养的目标。
什么样的作业才能称为高质量呢?《指南》建议学校进行作业的属性分析,包括作业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作业的目标、难度、情境、结构以及作业量等方面。单方认为,单纯出几道好题目并不能称为高质量作业体系,更需要建立的是高质量、校本化的作业体系,这需要教师从作业设计、布置、批改、分析、讲评、辅导等环节全面落实。
要建立这样的作业体系,离不开教师在作业设计和实施方面的能力提升。蓬莱路第二小学通过专业培训、教学、作业设计和展评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学校还注重作业的探究性、趣味性和实践性,通过教师指导孩子完成综合实践类的长作业,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据了解,《指南》的发布意义重大,给学校提供了很多借鉴。市教委接下来将从三个方面重点推进高质量作业体系建设:开展培训和教研、推广经验和典型、加强作业管理督导。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确保双减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轻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