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迎面而来的挑战,你若能够顶住压力,迎接你的将是鲜花与掌声;如果你被击败,那等待你的将是深不见底的失败。这在当前的智能音箱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
智能音箱行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它的蜕变过程充满了竞争与风险。就像任何技术的演进轨迹一样,起初阶段形势看似一片大好,销量迅速增长,各大公司纷纷争夺市场份额。但当市场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增长将会停滞,这时就进入了行业的分水岭。
要想在这个关键时刻脱颖而出,通常有两种策略:一是寻找更广泛的目标人群;二是在技术和标准上进行深度升级,进入无人区。例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阿里巴巴就是依靠社交和购物的人口红利建立了商业帝国。
智能音箱作为物联网和5G时代的核心硬件,行业内有一个公认的标准,那就是销量突破千万是进入第一梯队的首要条件。在全球范围内,亚马逊、谷歌和阿里巴巴等少数公司能够达到这一标准。而在国内市场,阿里巴巴依靠其生态布局、天然流量和技术优势,已经突破了技术陷阱,逐渐拉开了与小米、百度的差距,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市场格局。
或许在之前的野蛮增长时期,各大巨头还能通过补贴、价格战等策略来扩张市场。但随着市场培育期的结束,智能音箱的语音助手智能化程度、场景覆盖能力、语音交互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安全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将越来越影响其在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竞争力。
从天猫精灵的诞生之日起,阿里巴巴就开始利用其电商平台资源以及阿里云、AI、金融等技术能力,逐步完善商业生态,丰富用户的购物体验。与手机相比,智能音箱在控制家电方面的优势更为突出。天猫依托其面向B端的优势,已经能够与格力、美的等厂家合作,实现远程声控家电。
借助阿里巴巴的大文娱和天猫图书资源,许多用户已经养成了在天猫精灵上听歌、听书、听天气预报和新闻的习惯。融合了饿了么、口碑、支付宝等业务后,天猫精灵更是化身消费者的私人助理,各种服务技能一应俱全。
除了触达更广泛的人群外,天猫精灵还通过多样化的产品布局寻求全线突破。先后推出的X1、方糖、曲奇、儿童智能音箱、CC等多款智能音箱,不断提升用户满意度。数据显示,天猫精灵已经接入了400个品牌、1500款智能家电产品,通过语音控制超过1亿台智能设备。而另一科技巨头腾讯的自研智能音箱——腾讯听听,却未能抵挡得住市场的竞争压力而停掉。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市场环境中,没有哪家公司可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只有保持敬畏之心,不断创新和完善生态布局,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到最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