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第三十四届全国节能宣传周上,我们见证了中交集团的积极参与与突出成果。本次节能宣传周的主题为“绿色转型,节能攻坚”,特别是五月十五日全国低碳日这天,中交集团展现了其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决心和实力。
中交集团主动融入“碳达峰、碳中和”发展大局,通过运用一系列创新节能技术,共同构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让我们一同关注中交的节能“关键词”,了解其在节能减排领域的突出贡献。
其中,中交投资天津设计之都项目的生态科技馆近零能耗建筑综合设计方案引人注目。该项目以近“零”能耗为目标,积极采取减耗增效技术措施,通过建筑节能设计、围护热工设计等“被动式节能”措施,以及新风热回收、清洁能源利用等“主动式节能”措施,成功实现了建筑综合节能率高达64%,本体节能率达到51%。该项目顺利获得了建筑节能协会的近零能耗建筑设计阶段标识,并荣获了2023年Iconic Awards德国标志性建筑奖的建筑概念类大奖。
在光伏建筑一体化方面,三航院设计的垃圾焚化中心新行政楼项目是首个采用此技术的行政办公大楼。振华重工研发的光伏自清洁引流技术也在浙江长兴的分布式光伏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大大提高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效率。在低碳交通方面,中交路建在广东清西大桥的“交能融合”示范项目中成功实施了光伏建设方案,实现了绿色低碳和节能减排的目标。
在工业废水资源化处理方面,城乡旗下的碧水源战新产业孵化园建立了工业废水资源化新概念示范基地,成功实现了有价物料的回收再利用、厂区废水的分质净化和循环利用以及能源回收再利用。通过排水系统的“海绵化”改造等措施,河北黄骅港煤炭港区生态改造项目成功建立了生态循环水系统,实现了港区污水零排放、出水全回用等目标。
在智能污水处理系统方面,总承包分公司承建的新疆乌尉高速天山胜利隧道项目通过建立三座智能污水处理厂,实现了污水处理的资源化利用。同样地,三航局厦门地铁4号线项目通过引进渣土环保处理系统,实现了无机原料和水资源的再利用。四航局和中航局的太湖清淤处理项目成功处理了大量的淤泥,为太湖治理贡献了力量。在智慧管控平台方面,西南院设计的深圳洪湖水质净化厂是全国首个全地下5G智慧净水厂,通过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智慧管控平台实现了水厂的节能降耗。在船舶功率管理和生物质燃料使用方面,中交集团也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提效成果。
中交集团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通过运用创新技术和积极参与发展大局,共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让我们共同期待中交集团在节能减排领域的更多突破和贡献。
